11月1日晚,南京奥体中心,当泰州队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现场6万多名球迷用欢呼和掌声表达对冠军的祝贺。这,无疑是对首个苏超赛季最好的告别,以一种洋溢快乐的方式。
5月10日到11月1日,从初夏到深秋,苏超元年名场面目不暇接,激情、欢乐与感动扑面而来……
苏超元年,冠军只有一个,但赢家不止一城。拼出高光的球员是赢家,纵享快乐的球迷是赢家。足球是赢家,文体旅商是赢家,你我皆是赢家。

他们,是苏超赛场上的最大赢家
“在苏超,我人生中第一次经历有6万多观众这种场次的比赛。”面对镜头,盐城队球员苏子豪道出了“凡人英雄”们共同的心声。
平日里,苏超球员是我们身边的厨师、维修工、快递员,奔走在城市街巷。比赛日,踏上绿茵场,他们便成了为城市而战的最闪亮的星。

还记得镇江队的“空调维修工”球员许俊杰吗?这名20多岁的小伙白天修空调、晚上踢苏超,还是新晋“奶爸”。三个身份叠加在一起,让人们看到了苏超最纯真的模样——每一个平凡人,都能在梦想的舞台上驰骋。
泰州队巴特,C罗式倒挂金钩一战成名;盐城队李瑞龙,贝克汉姆式的中场吊射惊艳足坛;徐州队花姜敏,梅西式连过五人射门得手……这样的溢美之词,不是“捧杀”球员,而是我们从这些少年身上,看到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还有39岁的村支书戴虎,这名淮安队球员打进苏超第100粒进球。爱好足球数十年,终于在39岁这一年站上数万人的足球场,进球的那一刻,戴虎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一定有快乐、幸福与满足。
南京队的老男孩们,戈伟、滕帅、杨笑天、吉翔、苗明……他们虽然止步半决赛,但通过苏超,又重新聚在南京奥体,为看台上蓝色的海洋而战,怎能不让人泪目。

常州队的赵连平,打进“恐龙妹”99天以来的第一粒进球,为常州队拿到了第一场胜利。这个金子般的进球,不仅为常州找回了笔画,更成为苏超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盐城队的“赤面神将”庞智超、上演苏超首个帽子戏法的南京队“黄毛”滕帅、南通队队内射手王李贤成、苏州队意气风发的小将寇程、盐城队17岁门将严子航、宿迁队长期霸占射手榜的高驰、中超职业球员黄紫昌……苏超元年,让我们见证了太多闪耀瞬间。

他们,是苏超舞台上的最大赢家
因为苏超,很多人不仅知道了“人浪”的含义,更走进球场,成了看台上一朵欢脱的“浪花”。而大屏小屏前,很多人看了“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没有假球,只有世仇”的爆梗露出白牙。
苏超“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地火出了圈,从一项足球联赛延伸为网络“玩梗大赛”、推动文体旅商协同发展的盛会。

江苏十三太保围绕各自的历史、文化、美食、地理等纷纷下场造梗、接梗。从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争霸”、南京与无锡的“盐水鸭大战水蜜桃”,到南通、南京的“南哥之争”等,各种热梗让体育赛事变得更有趣,苏超也因此演变为江苏文旅资源推介的“流量密码”。
江苏十三太保个个美如画,个个赢到麻。持扬州身份证的游客可在端午小长假免费游览常州A级景区、9月1日—9月30日全国所有“黄”姓、“巴”姓的游客可免费畅游泰州兴化所有景区……多个城市借苏超力推文旅大礼包:景区免票,餐饮住宿打折。
一张小小的票根不仅是吃喝游购的绿色通道,也成了撬动文旅发展的可靠支点,苏超流量化身文旅消费增量。据统计,截至苏超第15轮,江苏全省共举办84场比赛,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397.26万人,同比增长17.71%,其中接待外地游客1370.32万人次,同比增长23.53%。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139.63亿元,同比增长26.48%。

“大文旅”是赢家,“小店面”也是赢家。常州一家普普通通的烧烤店,登上苏超官方广告牌,见证的是苏超容得下每一个烟火人间。人人都爱的“十三妹”借助泼天流量,文体旅商齐发力,常州成了苏超赛场之外的最大赢家。
球迷专列驰骋在江苏大地,球迷观赛的“第二现场”人声鼎沸。苏超期间,江苏全省策划推出“跟着苏超游江苏”50多条跨区域主题线路,串联起A级旅游景区、热门文博场馆、旅游休闲街区等。
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全省60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游客消费210.63亿元,同比增长8.32%。

他们,让足球成为最大赢家
当“一日为蓝终生为蓝,蓝色信仰永不变”的歌声再度在南京奥体唱响,是谁的DNA动了?江苏乃至全国关注苏超的观众和球迷,成了最幸福的人,他们也让足球成为最大赢家。
戴晨是前江苏队的铁杆球迷,以往,他每周都会准时出现在赛场上,摇着蓝色的大旗为江苏舜天、江苏苏宁、江苏队呐喊助威。五年之后,苏超来了,戴晨也从一名球迷成为江苏吾器酷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苏超整个赛季,戴晨又在每一个比赛日准时出现在看台上,从南京五台山到南京奥体,再到江苏其他12座城市的球场,戴晨再一次感受到了为江苏队加油的时光。
张萌以前从来都不看球,苏超开赛伊始,她也只是在网络上刷刷段子。但随着比赛的深入,常州队突然火了,作为常州溧阳人,她开始每轮观看常州队的比赛,为常州队加油。由于已定居南京10年,她也关注南京队的比赛,每轮赛事之前在“苏服办”上预约球票,终于在南京队对阵徐州队的比赛时约上了球票,带着儿子一起去南京奥体看球。三岁多的儿子,成了苏超南京队的铁杆球迷。
对于戴晨来说,从球迷到足球工作者,苏超给他带来的,除了观赛的激情之外,还有大众对于足球的热情,让他对从事的足球事业更加有信心。对于张萌和她的儿子来说,苏超这样的赛事,让原本不关注足球的人开始观看球赛,“社区足球文化”氛围愈发浓厚,观众和球迷们开始有了“市民主队”的概念——每个周末,和家人一起去球场看一场比赛,为自己所在的城市球队加油助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历经176天,苏超首个赛季落幕,但我们赢得的一切依然闪闪发光。
苏超,明年见!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卫
(图片来源:新华社)
Copyright © 2022-2025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粤ICP备190503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