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 > CBA

中国篮球也有了“海外兵团”的雏形!走出去,我们需要更高的天花板

时间:2025-08-24 19:50:37 来源:新浪财经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王俊杰这个名字,成了这个夏天中国篮球里最“热”的存在。亚洲杯决赛中国队惜败一分,FIBA赛后公布本届“全明星五人”,他与胡金秋双双入选;在赛后采访的媒体转述里,他把去向说得很清楚:明年可能参加NBA选秀,若未中将优先在海外历练,等到24、25岁再评估回国与否。与其解读为“摊牌不打CBA”,不如说是在把自己的天花板往上顶。舆论聚焦也从“CBA谁能签下他”自然转向“国内青训与联赛该如何跟上”。

大多数球迷的态度很简单:支持王俊杰。他没有“叛离”CBA,而是在把自己按更高标准打磨。他在亚洲杯的效率是硬指标,不是情绪:场均出场超23分钟、13分、4.2个篮板、1.3次助攻,投篮命中率 56.1%,三分47.8%,并最终入选全明星五人。这组数字,连同决赛场面,足以说明“现代技能包”在中国球员身上完全跑得通。


北京时间2025年8月18日,中国队球员王俊杰(右)在比赛中带球突破。 当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的2025国际篮联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89比90不敌澳大利亚队,获得亚军。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今年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一个王俊杰,而是“海外兵团”的雏形——通道不再单线只通向NBA,选择开始多层级、分梯度地铺开:首轮第16位被开拓者选中的杨瀚森,让人们重新燃起中国面孔冲击最高殿堂的期待;曾凡博以Exhibit 10合同叩门篮网训练营;林葳通过G联赛国际选秀第8顺位进入德州传奇;欧洲这边,余嘉豪与西班牙ACB的毕尔巴鄂俱乐部签约,首季外租至西班牙次级联赛适应;校园体系里,王俊杰与赵维伦同校于旧金山大学,淡厚然在西雅图大学继续打磨;更年轻的一端,郇斯楠拿到普渡等名校 offer、朱正拿到科罗拉多州立的门票,说明“管道”已从 U19 层级起就开始对接。女篮同样有布局:李月汝征战 WNBA,邓雨婷在奥本打出双位数表现后转学至贝勒。把这些名字拉成一串,你会发现我们讨论的“留洋”,终于不再是口号和孤勇,而是逐步成形的生态:有人直冲顶,有人在次级联赛筑基,有人用 NCAA 打磨弱侧决策与投射稳定性——不同坡道,却朝着同一座山。

支持“先海外再评估”,并非出于情绪,而是基于比赛与路径的匹配度。首先,他的技战术风格与国际潮流同频:空间、脚步、外线投射三件套打得很“现代”,这正是中国球员在国际赛场最缺的“可移植技能包”。短期回到某些偏重内线对抗、轻处理细节的体系,难免被拉回头;继续在高对抗、高节奏、强决策密度的环境里打磨,反而更容易把这身本领练得更稳定。其次,他的可塑性已经给出样本——在旧金山大学,角色和出场时间经历波动,但靠训练与适应又把自己“练回首发”。这种上限的开发,离不开更强的对抗、更激烈的位置竞争与更复杂的技战术语境,而这些,海外平台更充足。再有,职业素养与自我管理正在被系统化固化。多篇专访里,郭士强对他“吃、住、行、交友”的叮嘱与他本人的调整,是把“做好一件事”变成“每天都按标准做事”的过程。他要做的,就是留在能不断给出挑战的环境里。

对应地,联赛端的问题也需要正面回应。其一,青训理念的更新还不彻底。很多俱乐部仍将青年队的首要任务理解为“把人抠出来顶比赛”,而不是“按照位置趋势做深度开发”。王俊杰身上的“空间化大前锋”训练痕迹,明显是NBA学院与NCAA共同塑形的结果;如果国内青训继续以对抗和体能为先、细节与决策为后,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其二,薪酬与流动机制的激励效应偏弱。顶薪上限叠加短约,让“顶尖潜力”留在国内的性价比下降,而“留下来能否换到与平台匹配的成长”也不确定,于是最有上升空间的一批年轻人,会优先选择更大的平台去博。这对联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在于承认并拥抱“人才向上流动”的现实,再用制度把它转化为良性循环;其三,“权属逻辑”需要更公开透明。参加过哪支U 队、打过全运,并不等同于注册与权属归属;“谁能签、怎么签”的模糊空间,既容易制造撕扯,也会伤害信任。把关键条款做成“一图看懂”,对外清晰发布,给俱乐部、球员与公众一个稳定预期,能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中国篮球到了今天,已经不得不承认并主动拥抱“双轨并行”的现实:俱乐部青训一轨,家庭与社会资源出海一轨;把“谁培养、谁受益”的补偿机制与转化路径写进规则,让不同培养路径的投入“看得见、算得清”。其后,升级“联赛—国家队—海外平台”的协同,为“留洋发展”的球员建立清晰的国家队窗口与回国参赛绿色通道,避免制度摩擦;国家队周期内,也要确保这批人的战术对齐时间。更关键的是倒逼青训课程改革,把投射稳定性、弱侧决策、脚步与对抗下终结这类“现代技能包”变成硬性要求;必要时引入外部评估,用竞赛和数据推动训练场更新,而不是靠“面子工程”。

笔者相信球迷们绝对不会担心“CBA被掏空”,他们更担心的是——明知世界在变,却不肯换挡。球员有权追更高的天花板,联赛也必须具备把人才“流出去、再流回来”的能力。把门打开,把规则补齐,把训练升级。等到某一天,像王俊杰这样的年轻人有人在海外真正站住了,那不是某一家俱乐部的损失,而会是整个中国篮球的收获。

原标题:《中国篮球也有了“海外兵团”的雏形!走出去,我们需要更高的天花板》

栏目主编: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姚勤毅

上一篇: CBA三方交易完成!广东男篮签下2米10国手中锋,陈国豪转会广州!

下一篇: 陈国豪B类合同加盟广东宏远队,王少杰重回北控,转会费高达千万

热门专题

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集锦

热门TAG

足球 篮球 NBA 英超 西甲 中国足球 意甲 中超 中国篮球 CBA 湖人 德甲 皇家马德里 转会 曼联 巴塞罗那 勇士 五洲 法甲 利物浦 阿森纳 切尔西 拜仁慕尼黑 曼城 转载 国际米兰 詹姆斯 快船 火箭 AC米兰 欧冠 巴黎圣日耳曼 掘金 尤文图斯 中国男足 库里 花絮 国家队 独行侠 太阳 凯尔特人 雷霆 欧洲杯 马德里竞技 森林狼 西部 热刺 开拓者 东契奇 奥运 nba直播 nba直播吧 广州体育直播 sbs在线直播 cctv5超清 cctv5直播现场直播 拉齐奥VS乌迪内斯直播 WTA1000直播 飞速直播 西篮甲直播 阿斯顿维拉VS卡迪夫城直播 免费看体育直播 热火官网 湖人vs凯尔特人 2014nba总决赛 翡翠台 利物浦曼联 湖北卫视直播在线观看 央视一套直播在线直播 芒果卫视直播 国足直播在线直播观看免费 马刺VS鹈鹕直播 中国香港VS新西兰直播 曼联对阵阿森纳直播 jrs免费观看篮球直播无插件

Copyright © 2022-2025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粤ICP备19050373号-1